污水處理循環再利用,作為拉薩市循環經濟發展的有力組成部分,對加快城市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生態效益。昨日,記者從拉薩市發改委獲悉,拉薩市各大縣區將紛紛建立污水處理廠,推進拉薩市循環經濟的發展。
目前全市污水處理 規模為每日18.4萬噸
對于目前污水處理的現狀,拉薩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拉薩市先后建成了污水處理廠一期、柳梧新區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二期、曲水聶當工業園污水廠項目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規模共計18.4萬噸/日。
對于目前各大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規模,該負責人進一步介紹,2011年7月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處理規模5萬噸/日,實際污水處理量為6萬噸/日,污水排放標準為城市污水處理一級B標準;2016年6月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處理規模13萬噸/日,目前污水處理量為9萬噸/日,污水排放標準為城市污水處理一級A標準;2012年10月建成的柳梧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3000噸/日,實際污水處理量為2600噸/日,污水排放標準為城市污水處理一級B標準;2017年7月建成的曲水聶當工業園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1000噸/日,污水排放標準為城市污水處理一級A標準,目前日處理污水量為200噸/日,正處于試運行階段,尚不具備完全運行條件。
截至目前,拉薩市城市范圍內已建成污水主、支干管網總長度654公里,其中,隨城市市政道路建設的排(污)水管網481.7公里。2006年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一期污水主干管網8.6公里,2015年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二期污水主干管網3.37公里。現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及污水管網基本能夠滿足城市范圍內生活污水處理需要。
各縣區新建污水處理廠 正在有序推進中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拉薩市實施的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共9項,各大縣區將紛紛建立污水處理廠。目前拉薩市城區新建污水處理廠及各大縣區新建污水處理廠正在有序推進中。
對于“十三五”期間,拉薩市實施的污水處理項目的相關情況,該負責人表示,白定片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設計處理規模近期1.5萬噸/日,遠期2.5萬噸/日,污水排放標準為城市污水處理一級A標準,配套建設污水管網總長13.71公里,批復概算建設總投資11257萬元。該工程已于2017年8月開工建設,現已完成主體工程,正在進行管道鋪設及附屬設施施工。
達孜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設計建設規模近期5000噸/日,遠期1.2萬噸/日,污水排放標準為城市污水處理一級A標準,配套建設污水管網18.06公里,批復概算一期建設總投資為5400.13萬元。該項目于2016年11月開工建設,已全部完工,正在進行調試運營。
柳梧高新區污水處理廠項目,該項目估算總投資為33545.97萬元,設計處理規模近期2.5萬噸/日(遠期7.5萬噸/日,處理污水范圍包括柳梧新區北、中、南組團及頓珠金融產業園),占地面積約8.8公頃。目前,該項目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和前置手續辦理工作,計劃于年內開工建設,2019年建成。
堆龍工業園污水處理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為6306萬元,設計污水處理規模近期為0.5萬噸/日,遠期2萬噸/日,占地面積約35畝。該項目已于2017年12月開工建設。
據了解,近年來拉薩市經濟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生活污水的大量增加,如果不適時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任其直接排入水體,除了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外,還會影響城市的整體形象,惡化發展環境,甚至可能產生不和諧因素。因此,從維護地區可持續發展、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之間關系的角度出發,建設污水處理廠十分必要。(文章來源于西藏商報)
|